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04章 储位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

    从头到尾旁观这件事情的一部分朝臣简直坐立难安。皇帝这是什么意思?要清扫朝堂了吗?未免太过急切了些吧?这才登基几个月的功夫,便要处置了先朝老臣,也不怕先帝寒心。

    不过话说回来,先帝极少打理朝政,怕是对这些跟着自己辛辛苦苦处理政事的老臣,也没有多少看重。就算知道了这件事,也未必会替他们不平。

    反正经此一事,所有人都看清了皇帝的手段,一部分人也终于安生下来。

    至少皇帝还没动手,且先再看看行事。

    朱祐樘没有趁着这个机会一网打尽,而是见好就收,继续如常处理政事。不过,他找了个借口,将原本礼部的官员罚的罚,降的降,又将自己东宫时的詹事刘健调入礼部,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,同时入内阁参赞机要事务。

    于是所有人都明白了。

    哦,说白了还是为了皇后那件事。你看,最后处理掉的万安和礼部,都是因为参与了这件事。现在礼部大换血,也就代表着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了。

    其他大臣放下心来,而朱祐樘在内阁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心腹,至于选秀的事情,更是没有人再提出,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但是朱祐樘知道,这只是暂时的。

    后宫只有皇后一个人,一年两年也许没人说什么,但三年五年,十年八年呢?

    到时候肯定还是会有大臣上折子,让自己为皇嗣计,也要多多挑选淑女入宫。这还要看焰儿那边的情形如何,假如她能诞下皇子,自然压力大减。但如果不能,则朝臣很可能联起手来,施加压力。

    但朱祐樘并不打算妥协。

    就算无子又如何呢?纵观历史,也不是没有无子的君王,并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灭亡,是因为皇帝生不出儿子。反而生的儿子太多了,倒是会造成纷争,最后掀起内乱。

    朱祐樘只是那么随口一说,却没想到,几乎一语成谶。

    从弘治元年到弘治四年,九焰一直未能有孕。一开始的时候,因为两个人都还年轻,即便是朱祐樘自己,也不希望九焰太早有身孕,所以并未在意过。

    朝臣们也因为朱祐樘之前的雷霆手段,有所顾忌,打算再观望一番。所以最开始的两年,都过得还算是平静。

    但到了弘治三年,九焰迟迟未能有孕,别说是宫里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有所不满,便是朝臣们,也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。

    皇帝总是要有继承人的。即便是宪宗皇帝如此宠爱万贵妃,不是一样生下了今上,还有他的那一溜兄弟姐妹?

    这并不单单是皇帝的私事,更是国事。因为天子无嗣,储位空虚,就会导致宗室和朝堂人心不稳。

    毕竟大家都会想,万一皇帝真的没儿子怎么办?那肯定是,要么传位给自己的兄弟,要么过继一个侄儿来继承。

    传给谁,或是过继谁?与皇帝关系亲近些的宗室,免不了会蠢蠢欲动,而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富贵荣华,也会挑选看好的人下注,然后全力帮助对方登顶。

    再这样的情况下,朝堂内部肯定会纷争不断,所有人都无心政事,对于大明来说,是祸非福。

    就算现在言语殷殷,劝说朱祐樘纳妃延嗣的这些人,也不敢说当朱祐樘确定没有子嗣的时候,自己会不会生出其他心思来。

    于是事情愈演愈烈,几乎朝堂上所有人的视线,都集中到了这一处。

    不过事实上,皇帝今年才十八岁,还十分年轻,所以朝臣们倒是没有别的心思,他们之所以如此坚持,只是想看看,重压之下,皇帝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意思,还是略作妥协?

    由此来决定他们对皇帝的态度,是像先辈们那样,不停的试探,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扩大手中的权力,还是谨守如今的成例,老实当差办事。

    因为上书的大臣非止一个两个,所以朱祐樘如今当然也不能够继续装作看不见,于是特意挑了一个大朝会的日子,让众臣商议此事。

    礼科右给事韩鼎道,“启奏陛下,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,而本朝亦有二妃之制,以此广衍皇嗣,为储位计,乃国之根本,陛下不可不查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含笑道,“卿言之有理,然而朕春秋正盛,自以为此事也不必立即进行。诸卿以为然否?”

    这一句话道尽了他的态度:虚心认错,死不悔改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